接受再教育:成长、成熟、成功、快乐 文/老顽童 再教育这个词还没有被尘封在历史中。4月28日网友采风来到濮阳市教育局,一路走来,我又重新回到了童年,接受再教育。 跳绳,滑板,老鹰捉小鸡,图腾柱,小桥,溪水,太阳,枫树,就要成熟的果实,还有那小床,小衣服,小板凳,小毛巾,小便池......幼儿园的那几十分钟我们都好像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幼儿园的记忆又重现在脑海里。那是在北京顺义县,现在的顺义区卫戍区三师师部幼儿园。我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从1-11岁,我一直以师部幼儿园为家。就是上学以后,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每年寒暑假我都要回到幼儿园里生活。这样的生活,让我对幼儿园一直有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我的家。 教育局的采风安排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的,采风第一站是幼儿园,然后是三所小学。明天大概就是初中、高中了。我们一直在关注素质教育,濮阳市实验小学的适度教育让我感受很多。“适度”教育这个词我是第一次听说,仅从字面似乎很容易理解。翻遍了学校提供的资料,百度搜索了很多词条,却没有关于适度教育的定义出现。核心的说法是相对于“过度”教育和“不及”教育而言。 教育本身是在用昨天的知识教育今天的孩子去迎接未来的挑战,而现今教育中却出现了对“昨天知识”的过度培训,而对“迎接未来”的智力开发却相对忽视。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总想出人头地,孩子参加各种英语班、奥数班、舞蹈班等,一个孩子报多个兴趣班的也有。这里面是“度”的问题。 目前对中小学生综合素质主要看身体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艺术素养、劳动准备素养等五项基本素质。然而在考试“指挥棒”下,把本来就过重的学习负担片面地指向了智育,造成智育负担严重超荷,而其他负担相对不足。并且负担不足的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还都带有智育化的倾向。爱国主义教育背诵历史,成为“知”国主义教育,而无“爱”的情感体验。美育变成了唱歌与画画“技巧”训练,而无“情操”的陶冶和“美感”的培养等等。 学校、家长、社会过度关注学习成绩而对关注身心健康的不及,学生学习上负担过重与生活上的零负担成为一种矛盾。这是为什么?我认为根本原因出在教育目标、方向这个核心问题上。“度”只是对于方法而言。 人类文明其实早已经跨越了野蛮时代,诞生于蛮荒时期宗教教育已经在很多地方淡出。 人类文明其实也早已经渡过了愚昧时期,几百年来现代科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已经日臻完善。 然而,我们的教育目标与方向仍然停留在野蛮与愚昧时期。以教化为荣耀,以知识的传递、灌输为己任,以学而优则仕,培养精英为根本目标。 尊重生命的教育,快乐人生的体验似乎离我们还很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人都往救世主的方向培养,各个都准备做国家总统、社会精英、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影响和改变世界的科学家、或者是什么享尽荣华富贵的达官贵人。就是没有人告诉你做你自己,过一个幸福快乐人生。 以现代科学,现代医学做保障,在没有天灾人祸的情况下,每个人生命的旅程不过百年。幼儿园都不准备输在起跑线,上小学书包死沉,上中学成四眼,到高中准备过独木桥,到了大学愁就业,然后又是家庭孩子工作忙的不亦乐乎。刚想缓缓劲,又面临升官发财的竞争,尔虞我诈的挑战。等到40不惑50知天命,不论是身心还是脑力都已经再没有战斗力了。回头一看?值不值?不值。 学而优则仕是2000多年前读书识字仅有个别人才享有的福利情况下定下的规矩,我们至今还这么老老实实的照办。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是拿破仑时代让人卖命的口号,大家至今奉若神明。这些没有与时俱进,没有看到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思想,至今在禁锢着我们的教育。这才有了过度、适度、不及。 其实大可不必。60亿人的世界,总统宝座不过150多个,大家都去抢,真的很累。伟大的科学家就留给那些天才和伟人吧。达官贵人如果不是天才,运气,内心之苦是他们自找。身外之物没有一样可以带来或者带走。唯有活着与快乐属于自己。 教育目标与方向如果转向尊重生命,快乐人生,目前的问题一定会不攻自破。同时也应该相信,总有人和我想的不一样,总统会有的,科学家会有的,追求另一种被折磨,被教育快乐的人也会有的。像我这样喜欢半夜爬格子的人也很多。没有必要今人忧世。 2011年4月29日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