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龙不是传说

时间:2010-11-26 21:11:57 作者:文/董星 来源: 浏览次数:0

\
国务院信息司忽培元司长题写“龙”
        龙是什么?三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研究龙的问题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几千年来,我们在龙和龙文化研究上,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见树、见枝、见叶,不见根(阴)。几千年来,我们研究龙、研究龙文化,主要从考古文物所见到的龙形,图形,传说等表面事务出发,主观的按照图腾、宗教信仰、形似动物等去解释龙。我们把龙当成了一种虚拟的,不存在的事物。
       龙是什么?龙不是一个虚拟的传说,龙是一种真实的、客观的存在。龙,就是一种常见的天象—云和闪电及雷声。龙是天,龙是自然,是一系列天象的大融合。龙,不是动物。
        事实上,一定是先有客观“龙”的存在,后有我们的祖先关于龙的认识、演绎、传说、崇拜、图腾。这里用我们可以想到的知识来怀疑一个问题,远在6000年-8000年以前,在没有计算机,没有无线电通信,没有邮政体系,没有印刷术,没有可以远行的交通工具,甚至连文字都没有的时候,“龙”的信息(龙的形状、名字、名声)怎么可能传播到中华大地,甚至少数民族地区,东亚、东南亚,欧洲……?根据考古发现,在很大的范围内,在数千年前,很多地方都有“龙”出现。能有如此广大、广阔的传播区域,有如此深远、持久的影响,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龙”是普遍的产生、存在于我们的地球上。
考古:龙的发现
1、蛇形原龙
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在辽宁省阜新市区25公里的查海文化原始村落遗址,考古学者对这个遗址先后七次发掘。遗址中央有一条由大小均匀的红色石块堆塑而成的“龙”,全长19.7米,宽1.8-2,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形体最大的龙。遗址中还出土了两块龙纹陶片。经考古测定,距今达8000年,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欣然挥笔题词:“玉龙故乡,文明发端”。这条龙身躯庞大绵长,更像一条大蛇,故学者们称此龙为“蛇形原龙”。
2中华第一龙(鳄形原龙
1975年9月7日,坐落在原河南省安阳地区濮阳县户部寨小濮州村西400米中原油田濮参1井发生井喷,标志着一条地下油龙的诞生,中原油田走进我们的生活,轰动全国,轰动世界。
1983年9月1日建立濮阳市。一个新兴的石油化工城从此诞生。
为了城市生产、生活,87年4月“引黄供水调节池”工程在濮阳县西水坡开工。5月,考古工作者在工地发现了一处距今约65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在抢救性发掘中,一座编号M45的远古时期墓穴被清理出来。墓主人是一个男性,头朝南,脚向北,正面仰卧在墓穴中央。他的东侧,有一条形状和我们今天到处可以见到的龙一样的,用蚌壳摆组成的龙。他的西侧是同样方法摆组出的虎。
蚌壳龙体长1.78米,高0.67米,头仰,嘴张,瞊目露舌,弯颈弓背,短腿向前,五爪抓地,尾端开花,程前行状态。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称:濮阳蚌壳龙是中原地区最早的“艺术神器”。
著名考古学家邹衡教授在现场题词:“华夏文明,渊源自有,龙虎俱在,铁证如山!”。
李学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清华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教授,1988年撰写发表了《西水坡“龙虎墓”与四象起源》(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论文,开始了对M45天文学的研究。
冯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考古学报》副主编1989年在《自然科学史研究》上发表了《中国早期星象图研究》论文,认为M45蚌组龙虎图是迄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星象图。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图。它终结了中国天文学西来的争论。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张忠培研究员于1987年10月21日到达西水坡工地,看过45号墓特别是它的蚌龙后,说:他在濮阳为北京故宫(皇帝的龙宫)的7万条龙找到了祖先,这祖先就是濮阳的“中华第一龙!”;并且,这濮阳龙不仅是“中华第一龙,还是世界第一龙!”。张忠培被文博界戏称为“龙窝里的头”,他的话一言九鼎。
考古专家考察M45蚌龙后发现其数据与鳄类身体比例关系基本一致,故学者们称其为“鳄形原龙”。
3、鱼形原龙
在黄河中游的陕西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鱼形原龙”。考古断代表明,此龙距今7000年。
4、猪形原龙
在内蒙古赤峰市小山遗址出土了属于赵宝沟文化的典型陶器:尊形器。一个“猪形原龙”。龙吻长伸,牙齿翘起。考古断代表明,此龙距今7000年左右。
蛇、鳄、鱼、猪、马、鹿、牛、虎、熊都曾经是先民对龙的形象融合载体。龙形的多样性意味着什么呢?
龙的形状:闪电与云
龙形的多样性意味着先民对龙形的不确定性。是什么东西,什么动物会形象多变呢?先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在这么广大的区域里都有龙的踪影呢?
汉代王充在《论衡·龙虚篇》中说:“雷龙同类,感气相致”“龙闻雷声则起,起而云至,云至而龙乘之”;“蛟龙见而雨至,云雨至则雷电击”。《山海经》里出现的“雷神”,正是龙的形状:“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则雷。”古代蒙古人认为:“雷电出自于某种类似于龙的动物”,有人亲眼见到这种动物“从天上降到地上,以尾击地,蜿蜒而动,并从口中喷出火焰”。东北赫哲族人相信闪电劈树是龙现身。鄂温克人认为最初的雷神是龙。这条龙身上有数不清的鳞片,每个鳞片都盛有一百担水,下雨就是神龙抖动,鳞片洒下的水。汉族民间自古就说闪电是龙王显灵。
天,何处不见?云、雷雨闪电谁没有见过?
\
2010年二月二五台山奇云

《论衡》中描述龙的特点是:“一存一亡,一短一长。”;《说文》说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苑》说龙:“能为高,能为下”,“昭乎其高”,“渊乎其下”,“薄乎天光”,“斐然成章”。

《三国演义》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天边黑云密布,似巨龙出没。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因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

2010年三月冰岛火山喷发
 

中国文化的始祖,群经之首的《周易》中“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等卦爻,经学者考证,这里的龙也是指的雷电。春秋之间,正是雷雨之时,处在北半球的中国,阳气上升,阴气仍存,两者相遇,便产生雷电,发出雷声,闪耀的光芒正是我们看到的龙的形态。春雨、秋雨,连绵不绝。龙,与云、与雨、与水,与雷声,与闪电总是形影相伴。

 

甲骨卜辞中的“神”字,曲折“像闪电之形,当为电之本字”。“电”能成“神”,源于雷电的功能和声形。水是财。靠天吃饭的先民将雨水视为天神给与的生产、生活命脉。雨水至,往往有雷电相伴。云和闪电的形状因为千变万化,多姿多彩,自然给了我们想象的无限空间。像蛇、鳄、鱼、猪、马、鹿、牛、虎、熊,像其它。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闪电都很长,有曲折、粗细、枝杈方面的差别。先民们的想象和我们今天的想象没有什么不同。

\

2010年三月冰岛火山喷发

龙的名称:雷声

在没有文字的时代,“龙”是如何被传播的呢?闪电做“龙”形,千变万化,多姿多彩,“隆隆”雷声却从古至今,在地球的每个角落都没有大的差异。雷声“隆隆”不正是“龙龙”之声吗?“龙”的名称应该是由此产生了。我们从儿童识字、认知事物可以知道,声音是最先被接受和传播的。其后才是图像类,色彩类的认知。就连动物,也是对声音最先认知。20062月,中国语言研究院正式宣布:“中国笔画最多的汉字是‘龖’。”意为双龙腾飞。它是由两个繁体的龙字并列组成。我们有理由相信,龙做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不但在形上有广泛传播的民族认同,也有名称上的同音一致性。龙,是源于自然的自然崇拜。

龙的颜色:闪电

附着在龙形、龙名称之后的颜色更是切合了中华民族的本色。黄皮肤,黄土地,黄河,黄龙,黄太阳。我们一直以来就发现,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色是权威的象征。

闪电是黄色。龙当然是黄色的。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也是黄色的。遗憾的是查遍手中的典籍,浏览无数网页,三皇五帝信息很多,把黄皮肤,黄土地,黄河,黄龙,黄太阳连在一起的没有记述。在此我可以断言:先民把龙做为图腾,至少是把自己的皮肤、土地、太阳和龙(闪电)联系在了一起。

龙崇拜的全球性

在西方文化中,也存在龙的身影。风云变幻,电闪雷鸣在地球的每个角落都有。可能就是因为肤色的原因,西方人与非洲人没有把自己和龙(闪电)联系在一起。在西方文化体系中,龙是一种巨型爬行动物,身上有翅口中喷火的怪物,是邪恶和暴力的标志。对突然炸响的雷声产生恐惧,是一种本能反射。很多动物也会对雷声产生恐惧。因为雷声总是紧紧的跟随着闪电后面,所以,在恐惧雷声的同时,自然对看到的闪电(龙)产生恐惧。恐惧是宗教崇拜的心理基础。圣经《启示录》中的龙,是魔鬼撒旦的化身。长相凶狠的龙也被古代西方人用在盾牌,军旗和徽章上,用以起到阻吓敌人的作用。所以龙在西方也是战争的象征。

\

郑州西飞龙顶庙前盘龙柱
 

在《圣经》中,蛇,是狡猾的、恶毒的。蛇的力量制约着权杖。蛇是东方龙的主体形态。西方人对东方龙的误解也就可以理解了。西方人对东方龙的误解,除了宗教原因,恐惧是主要的心理因素。这也恰恰说明了全世界宗教的原始根源是因为人类对自然的恐惧、敬畏。

在东方文化中,龙却是力量、财富、繁荣及祥和的象征。不论生活在世界任何角落,华人都视自己为龙的传人。如果没有了龙,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文化传统,包括建筑、服饰、喜庆节日、饮食、民俗乃至语言文字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两千年以来,日本农民和渔民就一直祭祀和崇拜龙,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高松冢古坟中有一幅七世纪的壁画《青龙图》,其形态与中国龙相差无几。日本的古建筑中,中国汉唐明清时期龙的形态较多见,先秦时期的龙则少见。可见中国龙的艺术是从汉代开始大量传入日本的。

中国龙文化传入东南亚更具原始文化特性。越南、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龙凤艺术,明显具有中国长江文化系的特征。长江以南有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泊,龙舟文化甚为发达。从古代文化史的角度看,东南亚龙文化是长江文化系,特别是苗蛮文化向南的伸延。

美洲古印地安人接受中国龙文化要比东南亚更早。考古学家发现,早在7000年以前到哥伦布时期,中国龙艺术就传入美洲,和当地土著人文化结合,成为奥尔梅克、玛雅、阿斯特克、印加等部落龙文化的基干。在印地安人神话传说中,火龙和水龙分别代表南北二神。而中国古代神话中,北方水神是水龙公工,南方火神是火龙祝融。考古学家把古印地安人的龙身体各部分分解,分别与中国龙体各部位比较后发现,玛雅文化的龙与黄河文化和松辽文化的龙极为相似,印加文化的龙几乎是华南文化和巴蜀文化龙的翻版。在美洲的金字塔和其他祭坛庙宇上饰有龙的形象,说明古印地安人和中国人一样地崇拜龙文化。

龙文化的全球性,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龙”应该是一个全球共有的形象。或者说,是全球共有的天文现象。

龙与天、与其它动物的密切关系

天是什么?千百年来,天始终是一个谜。了解天,认识天是人类出现就开始的思维活动。变幻莫测的天象更增加了天的神秘、增加了人类对它的恐惧。鸟可以在太空飞翔,但它总归要回落到地上。鹰可以飞的很高,但是它离太阳、月亮、星星都遥不可及。惟有龙可以从天而降,可以直达天庭。龙,就是一种天象。龙,不是一种动物。

龙之所以一直被神化为一种动物,是先民们的想象造成的。因为“龙”只有在春秋天,雷雨天才出现,并且瞬息万变,形态各异。那瞬间的模糊形状可能被解读成:蛇、鳄、鱼、猪、马、鹿、牛、虎、熊这些在生活中常见的动物。

在辽宁省查海文化原始村落遗址地区,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动物。

在河南濮阳属于黄河流域,鳄鱼曾经是这里比较多的凶猛水生动物。

在黄河中游的陕西宝鸡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鱼型原龙”。

在内蒙古赤峰市小山遗址出土了“猪型原龙”。

在湖北黄梅县出土的一条由大小不等,颜色各异的河卵石摆塑的龙,“头上一角,龙头形为牛头并作冠状,龙身呈波浪状,尾上卷。”是“长江流域第一龙”。被专家视为“牛头龙”。

在安徽含山县出土一件环形玉龙。此龙首尾相连,两眼圆睁,吻部突出,头有清晰双角,被专家称为“牛型原龙”。

在赤峰市敖汉南台遗址出土有“鹿型原龙”。

在浙江余杭区反山良渚文化古墓葬,出土了一件大型玉琮,腹部浅雕方头,圆眼,短耳,獠牙,利爪纹饰与虎头接近。故专家称为“虎型原龙”。

在辽宁省还发现了大量“熊型原龙”。熊是北方寒冷地区常见的动物。

从上述考古发现中不难看出,龙的原形与地区常见动物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这是先民想象的基础,龙是这些动物的融合体。

龙与水的密切关系

从龙与水的密切关系中,也不难找到“闪电”的踪影。江河湖海之水,在先民的认知中,哪一样不是从天而降。所有关于龙的传说,没有离开水的。所有可以融合的动物都是离不开水,或者是亲水的动物。

“龙闻雷声则起,起而云至,云至而龙乘之”;“蛟龙见而雨至,云雨至则雷电击”。《说文》说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因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东方龙(闪电)与西方龙(闪电)的关系

闪电和闪电的区别并不是很大。大的是看到闪电的人对闪电的感知。对闪电恐惧是东西方共同的感知。不同的是,颜色给了东方人一个安慰。而西方人与非洲人因为无法把闪电的颜色和自己联系起来,恐惧就变的无边无际。而东方人看到闪电,获得的是:通天、善变、显灵、征瑞、示威这样一些感知。在他们确定闪电与自己的肤色关系后,直觉告诉他们,客观的看到闪电的特征就是前面的动物,这些现实中的东西。东方人对闪电更加客观、坦然一些。

\

2010年正月十五飞龙顶地区被雷劈的树


对龙的认识阶段性

人类对龙(闪电)的认识经历了原始的恐惧,崇拜,图腾。后来,到了古代文明时期,由于对闪电本质的无知,人类仍然把它看做是龙的化身。但是在中国,由于农业对自然天气、气候的依赖,尤其是对雨水的依赖,让先民懂得龙(闪电)总是和雨水在一起,是可以降福瑞于天下的。

直到很多年以后,直到现在,我们仍然不知道龙是什么。

其实,龙,就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天气现象:闪电。

 

全世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这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普遍、必然的现象。人在感知自然的过程中,认识了自然、认识了自己,也认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图腾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集中表现。图腾起源于人类的远古时期,图腾的内在影响在今天仍然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龙的崇拜以自然崇拜为基础,是自然崇拜的升华。

龙,是劳动人民选择和创造的。

20078月初稿于中原油田

201011月修改于龙城濮阳

 

 

作者董星:中原油田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原油田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原》杂志编辑部副主任。联系电话:13461746088,在线交流QQ406851411


关键词:不是传说
------分隔线----------------------------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