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儒释道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时间:2012-04-11 09:48:10 作者:水墨人生 来源: 浏览次数:0

审美意趣是中国美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范畴。创作者个体思考如何在创作时释放审美意趣,如何使作品的审美意趣彰显个性色彩,直接影响艺术创作本身的价值和作品的生命力。
审美意趣是中国美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范畴。创作者个体思考如何在创作时释放审美意趣,如何使作品的审美意趣彰显个性色彩,直接影响艺术创作本身的价值和作品的生命力。

    从语言学上讲,意趣是“意”与“趣”,指思想和情趣。《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趣”论》从各个历史时期阐明了这一词语作为艺术领域术语的演变,并论述了理论上的发展。可见,“意趣”的内涵是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这些不同时期的“意趣”理论,丰富了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和对艺术创作的认识。在《易经·系辞上传》谈到的言意象之辩,实际上是在宽泛地探讨审美意趣中的个性释放。艺术审美意趣涉及到创作者、客观世界、作品和接受者,审美意趣存在于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审美意识是既静态又动态的呈现,是主客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

    中国的儒释道文化,以多种方式孕育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趣。儒家文化的美学哲学是“实”,即面向现实的道德和责任。道家文化探求世界的本源和本质,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从而得出一种“清净无为”的世界观。在艺术呈现的动态过程中,道家文化强调创作者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审美。这种审美意向的形成,其深刻的思想文化渊源就是老庄哲学的“自然之道”。佛家崇尚的是“空”,它影响了中国艺术审美意趣的“空”的取舍。虚实结合当中的“虚”的意趣,当从释家文化演化而来。虚实结合的艺术思维过程,正是禅宗美学的思维核心,这是逻辑思维向艺术思维的转变。总之,审美意趣在具体创作者的审美过程中是千差万别的,其中的“意趣”因人而异。从发生学上说,艺术个性关乎创作者的时代背景、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文化修养、艺术天赋等,这些因素形成一个互相作用的系统。“创作者的自身的观念、爱好、趣味、倾向以及用审美的方式、把握现实的特点,都对他的作品发生深刻的影响,都会对他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打上自己鲜明的印记,显露出他的独特的内心世界。”可见艺术发生过程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以上是从创作者角度探讨艺术个性的发生,那么从艺术呈现动态考察,创作者把自己的艺术个性体系作用于客观对象,则是形成艺术作品的过程。从创作者的艺术个性到作品艺术个性的转化过程,涉及创作者的艺术心理、艺术思维和艺术技能等,这一艺术发生因素链和艺术发生过程就是艺术个性释放机制。

    艺术个性的释放,可以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或几个因素作为重要因素来引爆,然后在整个艺术个性体系协助作用下,完成艺术创作。苏轼、文同、郑板桥同样是画竹子但所画竹子各不相同。苏轼画竹子寄托了中国传统的君子品行,他在《绿竹筠》中咏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文同称赞竹“虚心异众草,劲节逾凡木”,寄托的和苏东坡一样。他的《墨竹图》一枝墨竹枝叶披垂,浓淡有致,笔法谨严而不失潇洒,形象逼真而如灯取影,一派古仁人风度。郑板桥画竹子所寄托的就富有深度,成就很高。究其原因,一是苦练。《清代学者像传》记载郑板桥一生的三分之二岁月都在为竹传神写影,他曾有诗写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二是苦难的人生经历。郑板桥早年生活艰苦、仕宦经历坎坷,以及晚年寄人篱下卖画维扬的郁闷,使他的性格有一种孤傲倔强的不驯之气,所以,他的墨竹,往往劲挺孤直,笔法瘦劲挺拔,有一种“清癯雅脱”的意趣,能够表现“真性情”与“真意气”。三是正直的善心。他自称:“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尉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在郑板桥画竹子时,采用的画法、所要寄托的思想,都是艺术综合因素发生的作用。总之,艺术个性释放机制,既需要创作者的综合艺术个性因素也需要某一个或几个因素突出地起作用。

    艺术创作因为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个性而获得了永久的艺术生命。那么如何培养艺术个性和养成良好的艺术个性释放方式呢?

    首先,了解中国文化学者是如何认识现实生活,以及如何把这种生活转化为艺术生活的,研究一位艺术家自成一家的艺术价值所在,这些对于我们自己的艺术成长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断裂开民族文化的艺术学习,就无法把握艺术的深邃内涵,不能认识中国传统审美意趣的,那么何谈标明艺术个性呢?我们立足中国文化,学习世界文化,汲取艺术家的表现能力和表现个性的艺术方式,对整个艺术史和艺术类别史进行研究,可以深化我们的艺术认识。如果做细化研究,就可以比较不同艺术家的个性所在,加上我们对于艺术史和文化史的认知,就可以看到艺术个性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认识、规整艺术个性释放的方式。

    其次,以厚化理论来提高认识。对于艺术认识的两条途径,一是从生活实践中一点点地认识,另一条途径是注重理论学习。前者对于艺术的认识是直接,但认识慢;后者虽是间接认识,但是站在别人的肩上来看待艺术个性和个性释放。关于艺术个性释放方式的认识,要不断研究艺术家的生活和艺术关系,探究和总结各种艺术创作现象。研究艺术创作者的人物生平传记,找到艺术创作者爆发创作的动因,研究艺术创作者的文化修养、日常生活等。从对比角度研究同一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对比认识不同艺术家的艺术个性释放。总之,艺术个性是在复合因素制约的环境里养成的,同样,通过学习研究来培养自己的艺术个性释放方式,对于我们的艺术认识和创作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分隔线----------------------------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