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之道(二)
时间:2012-06-27 15:37:56 作者:佚名 来源: 浏览次数:0
概言之,古人所以提倡尊师重道或尊师重教,其基本出发点是出于对"学"的高度重视。《礼记·学记》是中国古籍中论学的名篇,其中的名句是人所共知的:
概言之,古人所以提倡尊师重道或尊师重教,其基本出发点是出于对"学"的高度重视。《礼记·学记》是中国古籍中论学的名篇,其中的名句是人所共知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成人、成才,而欲学习则需有师。对此,《吕氏春秋》也多有说明。它指出:
圣人生于疾(趋)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疾学在于尊师。(《劝学》,一作《观师》)
就是说,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努力学习的结果,而欲求学则应尊师。所以,"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同上)《白虎通》在论师生关系时也说,因为人"虽有自然之性,必立师傅焉"(《总论人学尊师之义》),师乃是自己从无知无识到有知有识的引路人,理应受到尊重。
不过,中国古代所以提倡尊师,又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即师生关系又兼具君臣、父子关系的性质,是一种尊卑关系。早在战国末,《吕氏春秋》即认为,"事师之犹事父也"(《劝学》),故学生对老师应"生则谨养","死则敬祭",这才算得上"所以尊师也"(《尊师》)。《白虎通》不仅认为师生关系具有父子关系性质,而且具有君臣关系性质,故主张学生对师应"生则尊敬而亲之,死则哀痛之,恩深义隆,故为之隆服"(《论弟子为师》)。
对尊师之礼论述最详的当数《管子》。《管子》书中有《弟子职》一篇,专论弟子对师的应尽之礼。它要求,弟子首先应认真接受先生的教导,做到"先生施教,弟子是则(《风俗通义》引作'则之')","见善从之,闻义则服"。其二,在先生面前,弟子必须恭敬有礼,做到"出人恭敬","危坐乡师","师出皆起","先生有命,弟子乃食"。其三,在生活起居上,弟子对师应多方关照,做到"先生将食,弟子馔馈","先生将息,弟子皆起,敬奉枕席,问所何趾"。虽然,《管子·弟子职》对弟子所提出的要求过于苛细,所强调的是师生间的尊卑,但它说明,《管子》对师生之道是十分重视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成人、成才,而欲学习则需有师。对此,《吕氏春秋》也多有说明。它指出:
圣人生于疾(趋)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疾学在于尊师。(《劝学》,一作《观师》)
就是说,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努力学习的结果,而欲求学则应尊师。所以,"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同上)《白虎通》在论师生关系时也说,因为人"虽有自然之性,必立师傅焉"(《总论人学尊师之义》),师乃是自己从无知无识到有知有识的引路人,理应受到尊重。
不过,中国古代所以提倡尊师,又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即师生关系又兼具君臣、父子关系的性质,是一种尊卑关系。早在战国末,《吕氏春秋》即认为,"事师之犹事父也"(《劝学》),故学生对老师应"生则谨养","死则敬祭",这才算得上"所以尊师也"(《尊师》)。《白虎通》不仅认为师生关系具有父子关系性质,而且具有君臣关系性质,故主张学生对师应"生则尊敬而亲之,死则哀痛之,恩深义隆,故为之隆服"(《论弟子为师》)。
对尊师之礼论述最详的当数《管子》。《管子》书中有《弟子职》一篇,专论弟子对师的应尽之礼。它要求,弟子首先应认真接受先生的教导,做到"先生施教,弟子是则(《风俗通义》引作'则之')","见善从之,闻义则服"。其二,在先生面前,弟子必须恭敬有礼,做到"出人恭敬","危坐乡师","师出皆起","先生有命,弟子乃食"。其三,在生活起居上,弟子对师应多方关照,做到"先生将食,弟子馔馈","先生将息,弟子皆起,敬奉枕席,问所何趾"。虽然,《管子·弟子职》对弟子所提出的要求过于苛细,所强调的是师生间的尊卑,但它说明,《管子》对师生之道是十分重视的。
------分隔线----------------------------
- 上一篇: 师生之道(一)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