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仁(一)

时间:2012-06-28 09:07:05 作者:佚名 来源: 浏览次数:0

    在中国古代,仁被视之为"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列为"四德"、"五常"之首,受到高度重视。仁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基本出发点,重仁爱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特色。
    在中国古代,仁被视之为"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列为"四德"、"五常"之首,受到高度重视。仁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基本出发点,重仁爱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特色。
    据今天学者考证,"仁字不见于甲骨文","也极少见于金文"。《尚书·金滕》虽有"予仁若考"的句子,但此句中的仁为"佞"(才)字乏代,故"《尚书》未见真正的仁字"。《诗经·郑风·叔于田》的"洵美且仁"、《齐风·卢令》的"其人美且仁",这两个仁字亦与后来仁的含义有别,故《诗经》中也"未见真正的仁字"。《国语》、《左传》数言仁,且具有爱人的含义,如:"仁,文之爱也","爱人能仁"(《国语·周语下》),"爱亲之谓仁"(《国语·晋语一》)。可见,在春秋时代,爱人之仁业已出现并流行是没有问题的。在仁出现并流行后,是孔子首次对仁作了理论阐发,完成了对仁的理论抽象,将仁视为最高道德,并以仁包摄其他道德,开创了儒家的仁学。仁的流行和孔子仁学的出现,可以看做是春秋时代的一种新的伦理思潮。孔子将仁视为最高道德和诸德之源,遂使一切道德规范出自真情,由真情统率,因此,仁学的出现乃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发展历程中的一次理论升华。
    从孔子开创仁学起,仁即有广狭之分。正像后来朱熹所说,有一个"小小底仁",有一个"大大底仁"。(《朱子语类》卷六)狭义的仁,是指"四德"、"五常"之一的仁。广义的仁,乃是全德之称,它既是一切道德的根源,又是一切道德的总纲,是人的最高精神境界。
    狭义的仁与广义的仁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其内容与要求是爱人。《论语》记载说: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后来,儒家的几位大师孟子、苟子、董仲舒也都认为:"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荀子·议兵》),"仁者,爱人之名"(《春秋繁露·仁义法》)。先秦的道家、法家虽不以儒家的仁义道德为然,但他们也是以爱人来理解仁的。《庄子》说:"爱人利物之谓仁。"(《天地》)韩非说:"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解老》)可见,以"爱人"释仁,不仅是儒家的传统解释,也是其它各家的共同理解。
    这里的"人"并非特指,而是泛指一切人。所以,孔子要求"泛爱众"(《论语·学而》),后来,儒家的几位重要思想家又提出博爱说:上》)
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贾谊:《新书·修政语忠信而博爱。(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博爱之谓仁。(韩愈:《韩昌黎集》卷一,《原道》)
关键词:
------分隔线----------------------------
  • 验证码: